《青海统计》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

 
来源:青海统计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2
 

一、高效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研究背景及现状描述 (一)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绩效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财政形势的变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越发凸显,各级领导对绩效管理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开展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探索。2011年,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强调,有关机构的财政预算应遵照“预算编制应目标化,预算实施应存在针对性的监管,预算完成需要对其展开评估,评估结果应存在相应的反馈,反馈的结果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应用”的指导规范,同时也明确界定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2015年,青海省财政厅印发《省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提出“省级部门(单位)拟列入下年度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必须申报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并开展绩效监控和实施绩效评价”,并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及评价做出了明确的要求;2016年,青海省财政厅发布《青海省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四条指出“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资金监管,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工作,并将绩效考评理念贯穿于专项资金管理全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考核机制”。该办法为青海省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2019年,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优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等多方面的预算绩效管理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全省范围内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步伐。 (二)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绩效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拨款数额与项目数不断增多,以青海省高校为例,专项资金项目主要有“重点大学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本科质量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生奖助学金”与“本科生均经费”等,与财政专项资金数额逐年增加不匹配的是,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预算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领导层面认知不足、重资金申报轻预算执行、项目执行监控缺失、考评机制不够健全、结果应用不及时不充分等问题。本文以青海M大学“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项目为例,进行阐述。青海M大学专项资金项目较为繁多,文章仅以该校“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作为个案进行分析。2016年,青海省开始启动高校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旨在推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变革、教学实验平台与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五个方面。青海M大学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的支持作用,以双一流学科建设、博士点建设、专业结构优化、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维护等项目的推进,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提高水平、内涵发展,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变革、教学科研平台与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层面不断获取新成绩,学校的综合实力大大提高,日益为学校的战略发展提供稳固的支撑。 表1 2016-2019年青海M大学专项资金拨款及使用情况表? 由表1可见,该项专项资金额度整体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宏观经济政策总体收紧,行政事业单位的拨款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该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全年预算支付率不高,资金使用效益并未达到预期,故省级财政相应缩减该项目的资金拨款额度。 二、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层面认知不足 谈起“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多数校领导都认为这是属于学校财务处的工作,应由校财务负责,所以,每年年底需要向上级财政部门报送预算绩效评价时,都会督促学校财务部门去完成。实际情况则是财务部门负责的是资金的拨付和资金的报销,资金的使用则由项目使用部门完成,所以对于资金使用产生的实际效益财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再加上财务部门与资金使用单位多为平行部门,这就导致在汇总资金预算绩效时困难重重。同时,学校整体处于一个被绩效考核、等绩效考核的状态,缺少积极性、主动性。 (二)重资金申报轻预算执行 青海M大学尤为关注项目资金的申请,而在项目获批之后,对项目资金后续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应有的规划与关注。同时,青海M大学专项资金使用存在“上半年松下半年紧”的情况,即在每年上半年专项资金报销较少,学校层面也并未干预督促;进入下半年学校会连续召开专项资金使用推进会议,再加上年底财政收回未执行结余资金的压力,各项目资金使用部门都存在“突击花钱”“突击报账”等情况,致使在省内各项审计检查中问题频出,让高校的项目执行与整体利益遭受损失。就青海M大学“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而言,2019年上半年支付金额仅占全年支付金额的20%左右,80%左右的金额是在下半年支付完成的。 (三)项目执行监控缺失 财务监管分为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管,就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而言,多为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对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事中监管目的在于:一方面,可以实时地获取项目实施状况,获悉绩效目标实施情况与预算实施进展,进而剖析项目执行进度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给出优化与改进建议,并促使项目责任机构进行改进完善;另一方面,有效规避在项目执行进程中随意变更项目内容、更改资金使用目的等问题,确保项目与资金根据规划与具体状况进行实施和支出。由此可见,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事中监督尤为重要。青海M大学财务部门的审核仅仅就票据的合规性、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合规性进行初步的审核,并不能规避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的所有风险,所以,需要学校纪监部门的协助。但是青海M大学纪监部门由于人员短缺等种种现实问题,在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大部分时候处于缺位状态,平时对专项资金的校内审计少之又少。近几年,青海M大学专项资金存在的问题几乎都是通过上级部门或者第三方财务审计发现的。在缺失有效事中监管的情况下,项目负责人往往会忽视资金使用的效果,而将核心聚焦于预算执行率方面,努力将经费使用完毕,使用的随意性较强,资金使用效益不佳。 (四)考评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青海M大学预算绩效管理参考执行的是2015年青海省《省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尚未出台自己的资金绩效考评制度。该暂行办法属于政策指导性文件,只是对预算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构建了大的框架和指导性意见,对不同性质的专项资金并未进行细化分析。比如,青海M大学的“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与“学生奖助学金”两个专项,侧重点大有不同,理应针对项目的差异化特征,设置差异化的评估目标与针对性的指标,进而展开全流程监管。但青海M大学因缺少自身制度的支撑,针对不同性质的专项资金完全套用了暂行办法中的同一套考核体系,无法体现不同性质的专项资金所产生的实际效益。同时,在整个绩效评估过程中,财务部门督促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将工作安排下放至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则进一步下放至项目负责人,整个过程缺少专门化的业务指南与操作指导,缺乏较为系统的工作制度与权责系统。如果产生绩效评估不合格或者资金执行进度没有达到标准的状况时,也无法评估哪些流程产生的问题所致使的,难以进一步划分责任,追责与激励制度缺失,项目实施与监管陷入一团浆糊之中。 (五)结果应用不及时不充分 绩效评估是一种方式,唯有“评估结果存在相应的反馈,反馈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运用”,才能获取绩效评估的理想效果。青海M大学在预算绩效管理上没有较为系统的机制,致使青海M大学的绩效评估环节的效果不佳,最后的绩效评估结果具有较为主观的色彩,专业性与可行性缺失,进而致使最后的评估失真,参考借鉴的意义较小。青海M大学将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考核与部门年终考核挂钩,将专项资金执行率作为扣分项,即完成率为100%不扣分,完成率不足100%按照一定的分值扣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尽管部门专项资金执行率没有达到100%,但也并未因此扣分。考核制度执行不严大大减弱预算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难以凸显专项资金促进学校推进长期战略规划的作用。 三、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优化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观念,规范管理 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并且将总会计师纳入学校管理层,统筹管理全校财务管理工作。预算绩效管理牵涉到学校诸多部门,需要多部门联动协作,所以,不能将此工作简单地归于某一个部门。成立由总会计师领导,财务部门牵头,纪监部门、项目主管部门以及项目经费使用部门等相关人员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全校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事宜,明确事权与财权,合理分工,提高学校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学校要加强宣传培训,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强化绩效管理理念,掌握绩效管理工作方式与方法,提升绩效管理能力。 (二)全面部署,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高校领导层在专项资金下达之后尽快组织部署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推进会议,督促各部门保质保量完成专项资金的使用计划,兼顾支付进度与社会效益。将预算执行进度会议常态化,同时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各项目部门预算执行程度。对于资金支付进度较为落后的部门及项目要进行督促,对于因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完成本年支付任务的项目,应及早按照流程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改变用途,以避免学校的整体利益遭受损失。 (三)完善事中监督,引入第三方机构 高校应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分析产生的原因,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一是学校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严格把控专项资金用途,确保完全做到“专款专用”,对不符合原定用途的支出范围坚决不予报销。二是充实学校纪监部门人员配置,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纪监部门力量,将专项资金审计日常化,变被动审计为主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正,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偏离正常轨道;建立项目中期考核制度,项目主管部门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至少进行一次考核,旨在关注项目的执行情况、资金的支出情况是否符合原计划,项目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偏差以及项目执行完成之后是否能够达到既定目标等。三是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作为学校纪监部门校内审计的补充形式,第三方绩效评价可提高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同时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程度。 (四)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绩效考评工作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在制度中应针对不同性质的专项资金,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目标。在制定绩效考核目标时应坚持“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绩效目标要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与效果,并以相应的绩效指标予以细化、量化描述。在设置绩效目标时,应避免将目标设置的过高或者过低。目标设置过高难以完成,容易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目标设置过低缺乏挑战性,无法如实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按照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不可测的原则,构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个性指标体系。确定项目负责人为项目绩效评估的第一责任人,把项目绩效评估的结果和项目第一负责人的年度考核进行关联,从而强化项目负责人的监管理念,同时界定归口管理机构的责任人,如果出现项目归口监管机构工作落实失位的现象,需要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五)完善考评结果应用机制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需要就各项目部门上报的绩效评估结果,根据绩效规划的完成度与预算执行的进度等重要指标,把绩效评估结果根据4层级展开针对性的类型划分,分别是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一般而言,绩效评估结果评估优秀的项目部门,在第二年度预算分配资金过程中可提高相应的额度,另外,可以为项目负责人提供相应的奖励,例如,提高项目负责人年度绩效的评估积分等奖励举措;绩效评估结果良好或及格的项目部门,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与可行性方案;绩效评估结果不合格的项目部门,将对该部门第二年的预算资金进行消减,同时,对项目负责人与归口项目管理部门进行追责,一方面督促其积极展开整改工作;另一方面规范审批该部门第二年度预算规项目资金,对项目的绩效规划等方面展开科学评估和动态追踪管理,保障预算项目有序实施与资金的合理利用。同时,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需要就预算的编制、实施、预算绩效规划的完成等不同环节展开全方位、全覆盖的监管,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通过针对性的举措加以处理。 综上所述,高校应从管理机制、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学校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作,理顺工作流程,加强沟通,对专项资金从预算编制、申报、预算执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管,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将自评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完善绩效目标与考评体系,真正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不断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在实践中发展,方可形成一套合理的可操作方法。 [1] 李汝.基于绩效导向的地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研究—以河北高校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7(62). [2] 张扬.高校专项经费绩效考评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8(9). [3] 张娜.浅议高校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8(22). [4] 张君瑜.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吴玉芳(1986-),女,会计师,现供职于青海民族大学财务处。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一、高效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研究背景及现状描述(一)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绩效的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财政形势的变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越发凸显,各级领导对绩效管理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开展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探索。2011年,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强调,有关机构的财政预算应遵照“预算编制应目标化,预算实施应存在针对性的监管,预算完成需要对其展开评估,评估结果应存在相应的反馈,反馈的结果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应用”的指导规范,同时也明确界定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2015年,青海省财政厅印发《省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提出“省级部门(单位)拟列入下年度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必须申报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并开展绩效监控和实施绩效评价”,并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及评价做出了明确的要求;2016年,青海省财政厅发布《青海省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四条指出“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资金监管,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工作,并将绩效考评理念贯穿于专项资金管理全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考核机制”。该办法为青海省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2019年,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优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等多方面的预算绩效管理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全省范围内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步伐。(二)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绩效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拨款数额与项目数不断增多,以青海省高校为例,专项资金项目主要有“重点大学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本科质量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生奖助学金”与“本科生均经费”等,与财政专项资金数额逐年增加不匹配的是,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预算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领导层面认知不足、重资金申报轻预算执行、项目执行监控缺失、考评机制不够健全、结果应用不及时不充分等问题。本文以青海M大学“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项目为例,进行阐述。青海M大学专项资金项目较为繁多,文章仅以该校“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作为个案进行分析。2016年,青海省开始启动高校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旨在推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变革、教学实验平台与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五个方面。青海M大学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的支持作用,以双一流学科建设、博士点建设、专业结构优化、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维护等项目的推进,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提高水平、内涵发展,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变革、教学科研平台与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层面不断获取新成绩,学校的综合实力大大提高,日益为学校的战略发展提供稳固的支撑。表1 2016-2019年青海M大学专项资金拨款及使用情况表?由表1可见,该项专项资金额度整体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宏观经济政策总体收紧,行政事业单位的拨款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该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全年预算支付率不高,资金使用效益并未达到预期,故省级财政相应缩减该项目的资金拨款额度。二、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领导层面认知不足谈起“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多数校领导都认为这是属于学校财务处的工作,应由校财务负责,所以,每年年底需要向上级财政部门报送预算绩效评价时,都会督促学校财务部门去完成。实际情况则是财务部门负责的是资金的拨付和资金的报销,资金的使用则由项目使用部门完成,所以对于资金使用产生的实际效益财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再加上财务部门与资金使用单位多为平行部门,这就导致在汇总资金预算绩效时困难重重。同时,学校整体处于一个被绩效考核、等绩效考核的状态,缺少积极性、主动性。(二)重资金申报轻预算执行青海M大学尤为关注项目资金的申请,而在项目获批之后,对项目资金后续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应有的规划与关注。同时,青海M大学专项资金使用存在“上半年松下半年紧”的情况,即在每年上半年专项资金报销较少,学校层面也并未干预督促;进入下半年学校会连续召开专项资金使用推进会议,再加上年底财政收回未执行结余资金的压力,各项目资金使用部门都存在“突击花钱”“突击报账”等情况,致使在省内各项审计检查中问题频出,让高校的项目执行与整体利益遭受损失。就青海M大学“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而言,2019年上半年支付金额仅占全年支付金额的20%左右,80%左右的金额是在下半年支付完成的。(三)项目执行监控缺失财务监管分为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管,就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而言,多为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对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事中监管目的在于:一方面,可以实时地获取项目实施状况,获悉绩效目标实施情况与预算实施进展,进而剖析项目执行进度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给出优化与改进建议,并促使项目责任机构进行改进完善;另一方面,有效规避在项目执行进程中随意变更项目内容、更改资金使用目的等问题,确保项目与资金根据规划与具体状况进行实施和支出。由此可见,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事中监督尤为重要。青海M大学财务部门的审核仅仅就票据的合规性、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合规性进行初步的审核,并不能规避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的所有风险,所以,需要学校纪监部门的协助。但是青海M大学纪监部门由于人员短缺等种种现实问题,在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大部分时候处于缺位状态,平时对专项资金的校内审计少之又少。近几年,青海M大学专项资金存在的问题几乎都是通过上级部门或者第三方财务审计发现的。在缺失有效事中监管的情况下,项目负责人往往会忽视资金使用的效果,而将核心聚焦于预算执行率方面,努力将经费使用完毕,使用的随意性较强,资金使用效益不佳。(四)考评机制不够健全目前,青海M大学预算绩效管理参考执行的是2015年青海省《省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尚未出台自己的资金绩效考评制度。该暂行办法属于政策指导性文件,只是对预算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构建了大的框架和指导性意见,对不同性质的专项资金并未进行细化分析。比如,青海M大学的“高等教育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资金”与“学生奖助学金”两个专项,侧重点大有不同,理应针对项目的差异化特征,设置差异化的评估目标与针对性的指标,进而展开全流程监管。但青海M大学因缺少自身制度的支撑,针对不同性质的专项资金完全套用了暂行办法中的同一套考核体系,无法体现不同性质的专项资金所产生的实际效益。同时,在整个绩效评估过程中,财务部门督促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将工作安排下放至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则进一步下放至项目负责人,整个过程缺少专门化的业务指南与操作指导,缺乏较为系统的工作制度与权责系统。如果产生绩效评估不合格或者资金执行进度没有达到标准的状况时,也无法评估哪些流程产生的问题所致使的,难以进一步划分责任,追责与激励制度缺失,项目实施与监管陷入一团浆糊之中。(五)结果应用不及时不充分绩效评估是一种方式,唯有“评估结果存在相应的反馈,反馈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运用”,才能获取绩效评估的理想效果。青海M大学在预算绩效管理上没有较为系统的机制,致使青海M大学的绩效评估环节的效果不佳,最后的绩效评估结果具有较为主观的色彩,专业性与可行性缺失,进而致使最后的评估失真,参考借鉴的意义较小。青海M大学将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考核与部门年终考核挂钩,将专项资金执行率作为扣分项,即完成率为100%不扣分,完成率不足100%按照一定的分值扣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尽管部门专项资金执行率没有达到100%,但也并未因此扣分。考核制度执行不严大大减弱预算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难以凸显专项资金促进学校推进长期战略规划的作用。三、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优化的路径选择(一)转变观念,规范管理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并且将总会计师纳入学校管理层,统筹管理全校财务管理工作。预算绩效管理牵涉到学校诸多部门,需要多部门联动协作,所以,不能将此工作简单地归于某一个部门。成立由总会计师领导,财务部门牵头,纪监部门、项目主管部门以及项目经费使用部门等相关人员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全校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事宜,明确事权与财权,合理分工,提高学校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学校要加强宣传培训,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强化绩效管理理念,掌握绩效管理工作方式与方法,提升绩效管理能力。(二)全面部署,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高校领导层在专项资金下达之后尽快组织部署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推进会议,督促各部门保质保量完成专项资金的使用计划,兼顾支付进度与社会效益。将预算执行进度会议常态化,同时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各项目部门预算执行程度。对于资金支付进度较为落后的部门及项目要进行督促,对于因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完成本年支付任务的项目,应及早按照流程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改变用途,以避免学校的整体利益遭受损失。(三)完善事中监督,引入第三方机构高校应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分析产生的原因,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一是学校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严格把控专项资金用途,确保完全做到“专款专用”,对不符合原定用途的支出范围坚决不予报销。二是充实学校纪监部门人员配置,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纪监部门力量,将专项资金审计日常化,变被动审计为主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正,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偏离正常轨道;建立项目中期考核制度,项目主管部门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至少进行一次考核,旨在关注项目的执行情况、资金的支出情况是否符合原计划,项目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偏差以及项目执行完成之后是否能够达到既定目标等。三是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作为学校纪监部门校内审计的补充形式,第三方绩效评价可提高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同时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四)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绩效考评工作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在制度中应针对不同性质的专项资金,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目标。在制定绩效考核目标时应坚持“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绩效目标要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与效果,并以相应的绩效指标予以细化、量化描述。在设置绩效目标时,应避免将目标设置的过高或者过低。目标设置过高难以完成,容易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目标设置过低缺乏挑战性,无法如实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按照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不可测的原则,构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及个性指标体系。确定项目负责人为项目绩效评估的第一责任人,把项目绩效评估的结果和项目第一负责人的年度考核进行关联,从而强化项目负责人的监管理念,同时界定归口管理机构的责任人,如果出现项目归口监管机构工作落实失位的现象,需要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五)完善考评结果应用机制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需要就各项目部门上报的绩效评估结果,根据绩效规划的完成度与预算执行的进度等重要指标,把绩效评估结果根据4层级展开针对性的类型划分,分别是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一般而言,绩效评估结果评估优秀的项目部门,在第二年度预算分配资金过程中可提高相应的额度,另外,可以为项目负责人提供相应的奖励,例如,提高项目负责人年度绩效的评估积分等奖励举措;绩效评估结果良好或及格的项目部门,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与可行性方案;绩效评估结果不合格的项目部门,将对该部门第二年的预算资金进行消减,同时,对项目负责人与归口项目管理部门进行追责,一方面督促其积极展开整改工作;另一方面规范审批该部门第二年度预算规项目资金,对项目的绩效规划等方面展开科学评估和动态追踪管理,保障预算项目有序实施与资金的合理利用。同时,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需要就预算的编制、实施、预算绩效规划的完成等不同环节展开全方位、全覆盖的监管,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通过针对性的举措加以处理。综上所述,高校应从管理机制、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学校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作,理顺工作流程,加强沟通,对专项资金从预算编制、申报、预算执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管,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将自评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完善绩效目标与考评体系,真正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不断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在实践中发展,方可形成一套合理的可操作方法。参考文献[1] 李汝.基于绩效导向的地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研究—以河北高校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7(62).[2] 张扬.高校专项经费绩效考评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8(9).[3] 张娜.浅议高校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8(22).[4] 张君瑜.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吴玉芳(1986-),女,会计师,现供职于青海民族大学财务处。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文章来源:青海统计 网址: http://qht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3440.shtml


上一篇: 网络时代背景下青海非遗保护现状分析及数字化
下一篇: 汽车工业论文_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与居民消费水平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青海统计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