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统计》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网络时代背景下青海非遗保护现状分析及数字化

 
来源:青海统计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2
 

1 关于非遗的概念及相关政策规定 我们经常提到的“非遗”,其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相对于有形遗产而言的,因此也称作口头或无形遗产。它是某一群体、某一区域在漫长生产生活中积淀而成的精神内容及其外在表达形式,是不同地区历史文化发展最为直接的体现,成为展示本民族、本地方文明智慧与情感的生命记忆和重要载体。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众多民族相伴共生,创造出灿烂丰富形式多样的悠久文明,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结晶,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内容,“非遗”同时也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内核。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物质条件的丰富和积累,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事业也得到各界进一步的重视,这其中,能够直接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长期以来民众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得到了保护与传承的大好机遇。 “非遗”作为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积淀,具有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族群认知意识、促进多元发展等多重意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时代契机、进行科学传承并创新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是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自20世纪中期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引起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国际社会各领域普遍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就已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4月开始生效),我国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随即于2005年3月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就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正式起步;在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公布实施;具体到青海省,也于2017年颁布、2018年施行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在非遗项目保护方面,现已形成抢救性、生产性以及数字化保护等多种方式。 2 青海省非遗特点及保护现状 应该说传承和保护好“非遗”是弘扬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对凝聚民族向心力、促进民族认同、再塑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自2005年国务院提出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我国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14年第四批名录公布,将名称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当前,该名录共计有1 372个项目,涵盖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医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十大类。这其中青海省入选此十大类中的共计73项,包括热贡艺术、花儿、黄南藏戏、格萨尔、河湟皮影戏、藏医药浴法等,计有传统音乐14项、舞蹈9项、戏剧3项、曲艺4项、美术7项,以及传统体育与杂技3项;另有省级136项,州(市)级572项,县级1 237项。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受社会转型期的影响,人们的固有生活环境和条件因经济大潮和信息化迅速发展而产生明显改变。由于非遗的传承需要依赖其原有的人文生态环境,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珍贵的非遗项目已不再具有完整形态。不少非遗项目与其依托的社会土壤迅速脱节,生存和继承都出现了巨大的挑战,面临萎缩窘境的非遗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甚至由于传承人剧减而存在濒临失传的危机。据中国非遗保护中心2017年发布的 《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非遗传承人老龄化问题相当突出,有约50%的传承人已进入垂暮之年,很多传承人因年龄问题已经无法全面展示才艺,目前这一数字还在增加,随着老辈传承者相继故去,一些非遗项目后继乏人行将消失,其传承所面临的形势已很严峻。然而,社会上对非遗及其保护仍然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我们曾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对青海当地非遗的认知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在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间面向全省发放包含33道题目的《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问卷》462份,回收439份,其中有效422份,涉及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黄南州等地,调查对象包括普通市民、在校学生。若干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有14%的调查对象表示不太清楚甚至干脆就不了解,有73%即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此表示了解“一般”;而对于本地非遗工作所提意见建议,有价值者更是寥寥无几。从中不难发现,社会上还存在很大比重的群体对非遗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认知。认知尚未达到一定影响,又何谈具体行动?可见,对各类非遗的保护已到了时不我待的关键时期。 针对非遗的普及以及抢救性传承与保护,近年来青海省及时深入调研,认真梳理非遗资源,按照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积极开展研培工作,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和传承水平。2015年在青海民族大学举办“中国非遗唐卡传承人群培训班”启动试点,承担唐卡、石刻、银铜器制作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群的培训,累计培训8期,培训430人次;2016年以来,青海师范大学致力于本省传统美术类项目的研究,承担土族盘绣、湟中堆绣、泥塑、贵南藏绣以及青海花儿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群培训,每年开办此类相关项目培训班,累计培训10期,培训510人次;青海师范大学还承担民族民间音乐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工作,于2018年、2019年连续开设“青海花儿”培训班,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模式授课,加强传承人群的采风创作、舞台表演等教学,使传承人群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创作和演唱能力。此外,各高校还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教育,使之近距离感受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土族婚礼”“青海花儿”“祁家延西”等精彩展示,形成师生参与非遗的浓厚氛围,增强师生对非遗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非遗保护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青海省非遗数字化保护设想 “非遗数字化”是指采取当代数字技术、利用各类媒体平台传承保护非遗的一种实践。随着全球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呈现快捷和多元,非遗数字化势必成为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模式。非遗保护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融入更多时代要素,把传统资源转化为数字文化产品,让先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得以真实系统地记录和全方位呈现。数字化保护非遗具有真实性、现场性等特点,并且不受地域、场地、气候等制约,成本相对合理,提高传承效果,更加利于非遗的传播和普及。事实上,当前非遗数字化已成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潮流,借助数字化的存储、展示技术为非遗扩大影响力和受众面提供了全新手段,采用数字化技术营造真实完整的非遗文化空间,使人们直接参与到非遗项目当中进行互动体验,这是一种正在发生并发展着的全新趋势。 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起步于2005年,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当中提到“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作为标志,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相继发布,分别提出要加强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采用数字化记录、动漫、网络剧、微电影等形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体现着从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特别是非遗数字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7青海省启动“青海文化记忆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对省级非遗项目所关联的各类信息开展全面系统的采集和保存,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根据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实际,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运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采集、记录非遗项目所关联的各类信息。项目涵盖西宁、海东、黄南、果洛、海西等地,青海打搅儿、青海眉户戏、撒拉口弦制作技艺、达顿宴、拉加藏靴制作技艺、蒙古族婚礼、梆梆会等7个省级非遗项目已经开展数字化保护试点。2019年“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非遗项目的各类文献资料包括稿本、图片、影像等实物资料,全面真实记录非遗项目实践的自然生态、表演场所、代表性作品、伴奏乐器等;全面记录非遗项目实践的动态过程(演出、排练);采访代表性传承人及有一定影响的老艺人,建立数据库。其中“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通过影像完整记录70岁以上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口述、传承实践,为后人留下鲜活的非遗影像志;“青海文化记忆工程”通过记录专家口述、传承、教学、实践等内容整理留下各类非遗“记忆”。 今后青海省仍须进一步重视对非遗保护意识的推广普及,加强非遗数字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对于需要进行数字化的各非遗项目进行梳理分类,统一数据标准。加紧制作专题宣传片,通过本地网络、电视随时播放,在各个机关学校官网设置非遗网站链接,广泛宣传“非遗”;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如快手抖音等浏览量大、公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特点,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项目展示。借鉴省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对采集到的非遗资料细致整理加工,推进建立数字化非遗博物馆,吸引各界参观;采取社企合作、校企合作形式,实施非遗文化进校园、成立兴趣社团等措施,将非遗项目、内容和非遗保护重要性展现给年轻群体,并挖掘培养新生力量,补充非遗事业新鲜血液。 4 非遗保护与文旅结合的探索实践 除了数字化,当前非遗保护还有一种颇为新颖方式就是文旅结合。非遗作为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形态,反映着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内容,具有明显地域人文差异。非遗项目若想扩大影响,非遗保护若想持续发展,与所在地区的旅游业相结合不失为一条双赢的举措。现在人们外出旅行已由初级的山水游览、环境感受,上升到需要获得不同民风民俗的体验,因此,能体现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要素已成为新时期旅游业的新诉求;非遗项目作为亟待延续的古老艺术形式,需要有所展示、有所延续,两者刚好契合,文旅结合便应运而生。将非遗内容融入其中,形成特色旅游项目,非遗项目的展示能激发本地区对乡土文化的重视,而通过旅行使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产生更多的传播机会和渠道,在为地方旅游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的同时,扩大了非遗项目知名度、影响力,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进而保护以至弘扬了非遗项目。 非遗保护工作正该以此为契机,因势利导主动作为,结合当地实际对非遗项目进行整体性保护。挖掘非遗资源积极建立保护基地以及非遗展览馆、展示区,结合旅游开发鼓励扶持一批非遗项目传习人员,定期开展相应活动,面向市场吸引游客,拉动消费增加收入,构建起非遗传承生存发展空间,形成非遗自身“造血功能”,提升非遗传承的续航能力。基于此,各地相继制定若干促进文旅结合发展方案,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青海省旅游条例》等,明确文化及旅游发展规划,对于经济效益不明显但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非遗给予政策性支持。2019年召开的青海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上,当地6家省级“青绣”就业工坊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运作,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帮助农户学习掌握传统技艺,开放制作非遗衍生产品纪念品,为保护传承弘扬地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引领作用。青海省政府还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共同签署《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部帮扶建设的79个项目,“青海100”特色文化旅游体验点和民族手工艺品扶贫基地创建,平安驿袁家村、西宁城市文化会客厅、聪宏诺桑文化体验空间等一批文旅产业新业态相继落成。依托青海文化旅游节、西北旅游营销大会、青洽会、藏毯展、环湖赛等平台,开展“大美青海”系列文化旅游宣传活动,青海省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每年举办各类活动推介本地文化,先后在韩国、蒙古、日本举办的“青海文化周”展现青海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以“青绣”为代表包括皮绣、土族盘绣和河湟刺绣等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湟中农民画、格萨尔说唱、黄南藏戏等极具地方特色非遗项目纷纷亮相,展示了高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效扩大青海文化宣传辐射范围,带动非遗事业稳步发展。 5 结束语 非遗保护工作依靠政府牵头各界联动,做到细致耐心创新思维,牢牢掌握现代科技,采取多层次、多领域灵活方式,切实提高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整体效果。具体而言,推进数字化保护和文旅结合发展“两条腿走路”方法,是振兴非遗的有效途径,这需要科学的规划部署,需要专业的团队实施,如此,必将为非遗的生存延续以至弘扬壮大构建出更多更好的发展平台。 青海省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各项运行机制还需要完善配套,并且结合本地实际,推行适应不同区域、类别保护策略。应坚持开办各级各类研习培训班,总结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授课计划,采取教师授课与传承人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省外考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优势互补,丰富教学内容;提倡因人因事施教,重视培养学员传播技能,强化非遗传承群体基础。这几年青海省在非遗保护方面虽然发展势头尚可,但在非遗保护数字化和文旅结合发展方面还有很多文章要做;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在保持既有举措的同时,把握机遇,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和新农村建设方略,下大力气推进形成非遗保护产业化、规模化;诸如专业队伍建设、专业人员培养、专项资金扶持以及建立非遗保护长效机制等方面,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发展动力以提升青海省非遗保护水平。总之,今后青海省的非遗保护工作任务仍然比较繁复艰巨,这项事业的发展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1]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我省已实施26个青海文化记忆工程项目[EB/OL].http://www.qh.gov.cn/zwgk/system/2019/11/19/010345807.shtml,2019-11-19. [2] 罗方雅.技术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J].四川戏剧,2015,(2):125~128. [3] 孙丽萍.文旅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入新阶段[J].现代交际,2019,(22):59~60. [4] 李欣.文旅融合绽放绚丽火花[EB/OL].https://baijiahao. baidu. com/s?id= 16558 6331 6163 1232 2 8&wfr = spider & for = pc.青海日报,2020-01-16. [5] 李继晓,艾雰,张国霞,等.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7):7~9,11. 1 关于非遗的概念及相关政策规定我们经常提到的“非遗”,其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相对于有形遗产而言的,因此也称作口头或无形遗产。它是某一群体、某一区域在漫长生产生活中积淀而成的精神内容及其外在表达形式,是不同地区历史文化发展最为直接的体现,成为展示本民族、本地方文明智慧与情感的生命记忆和重要载体。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众多民族相伴共生,创造出灿烂丰富形式多样的悠久文明,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结晶,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内容,“非遗”同时也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内核。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物质条件的丰富和积累,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事业也得到各界进一步的重视,这其中,能够直接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长期以来民众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得到了保护与传承的大好机遇。“非遗”作为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积淀,具有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族群认知意识、促进多元发展等多重意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时代契机、进行科学传承并创新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是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自20世纪中期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引起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国际社会各领域普遍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就已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4月开始生效),我国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随即于2005年3月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就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正式起步;在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公布实施;具体到青海省,也于2017年颁布、2018年施行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在非遗项目保护方面,现已形成抢救性、生产性以及数字化保护等多种方式。2 青海省非遗特点及保护现状应该说传承和保护好“非遗”是弘扬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对凝聚民族向心力、促进民族认同、再塑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自2005年国务院提出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我国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14年第四批名录公布,将名称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当前,该名录共计有1 372个项目,涵盖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医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十大类。这其中青海省入选此十大类中的共计73项,包括热贡艺术、花儿、黄南藏戏、格萨尔、河湟皮影戏、藏医药浴法等,计有传统音乐14项、舞蹈9项、戏剧3项、曲艺4项、美术7项,以及传统体育与杂技3项;另有省级136项,州(市)级572项,县级1 237项。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受社会转型期的影响,人们的固有生活环境和条件因经济大潮和信息化迅速发展而产生明显改变。由于非遗的传承需要依赖其原有的人文生态环境,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珍贵的非遗项目已不再具有完整形态。不少非遗项目与其依托的社会土壤迅速脱节,生存和继承都出现了巨大的挑战,面临萎缩窘境的非遗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甚至由于传承人剧减而存在濒临失传的危机。据中国非遗保护中心2017年发布的 《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非遗传承人老龄化问题相当突出,有约50%的传承人已进入垂暮之年,很多传承人因年龄问题已经无法全面展示才艺,目前这一数字还在增加,随着老辈传承者相继故去,一些非遗项目后继乏人行将消失,其传承所面临的形势已很严峻。然而,社会上对非遗及其保护仍然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我们曾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对青海当地非遗的认知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在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间面向全省发放包含33道题目的《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问卷》462份,回收439份,其中有效422份,涉及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黄南州等地,调查对象包括普通市民、在校学生。若干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有14%的调查对象表示不太清楚甚至干脆就不了解,有73%即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此表示了解“一般”;而对于本地非遗工作所提意见建议,有价值者更是寥寥无几。从中不难发现,社会上还存在很大比重的群体对非遗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认知。认知尚未达到一定影响,又何谈具体行动?可见,对各类非遗的保护已到了时不我待的关键时期。针对非遗的普及以及抢救性传承与保护,近年来青海省及时深入调研,认真梳理非遗资源,按照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积极开展研培工作,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和传承水平。2015年在青海民族大学举办“中国非遗唐卡传承人群培训班”启动试点,承担唐卡、石刻、银铜器制作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群的培训,累计培训8期,培训430人次;2016年以来,青海师范大学致力于本省传统美术类项目的研究,承担土族盘绣、湟中堆绣、泥塑、贵南藏绣以及青海花儿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群培训,每年开办此类相关项目培训班,累计培训10期,培训510人次;青海师范大学还承担民族民间音乐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工作,于2018年、2019年连续开设“青海花儿”培训班,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模式授课,加强传承人群的采风创作、舞台表演等教学,使传承人群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创作和演唱能力。此外,各高校还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教育,使之近距离感受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土族婚礼”“青海花儿”“祁家延西”等精彩展示,形成师生参与非遗的浓厚氛围,增强师生对非遗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非遗保护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 青海省非遗数字化保护设想“非遗数字化”是指采取当代数字技术、利用各类媒体平台传承保护非遗的一种实践。随着全球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呈现快捷和多元,非遗数字化势必成为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模式。非遗保护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融入更多时代要素,把传统资源转化为数字文化产品,让先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得以真实系统地记录和全方位呈现。数字化保护非遗具有真实性、现场性等特点,并且不受地域、场地、气候等制约,成本相对合理,提高传承效果,更加利于非遗的传播和普及。事实上,当前非遗数字化已成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潮流,借助数字化的存储、展示技术为非遗扩大影响力和受众面提供了全新手段,采用数字化技术营造真实完整的非遗文化空间,使人们直接参与到非遗项目当中进行互动体验,这是一种正在发生并发展着的全新趋势。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起步于2005年,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当中提到“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作为标志,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相继发布,分别提出要加强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采用数字化记录、动漫、网络剧、微电影等形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体现着从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特别是非遗数字化工作的高度重视。2017青海省启动“青海文化记忆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对省级非遗项目所关联的各类信息开展全面系统的采集和保存,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根据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实际,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运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采集、记录非遗项目所关联的各类信息。项目涵盖西宁、海东、黄南、果洛、海西等地,青海打搅儿、青海眉户戏、撒拉口弦制作技艺、达顿宴、拉加藏靴制作技艺、蒙古族婚礼、梆梆会等7个省级非遗项目已经开展数字化保护试点。2019年“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非遗项目的各类文献资料包括稿本、图片、影像等实物资料,全面真实记录非遗项目实践的自然生态、表演场所、代表性作品、伴奏乐器等;全面记录非遗项目实践的动态过程(演出、排练);采访代表性传承人及有一定影响的老艺人,建立数据库。其中“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通过影像完整记录70岁以上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口述、传承实践,为后人留下鲜活的非遗影像志;“青海文化记忆工程”通过记录专家口述、传承、教学、实践等内容整理留下各类非遗“记忆”。今后青海省仍须进一步重视对非遗保护意识的推广普及,加强非遗数字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对于需要进行数字化的各非遗项目进行梳理分类,统一数据标准。加紧制作专题宣传片,通过本地网络、电视随时播放,在各个机关学校官网设置非遗网站链接,广泛宣传“非遗”;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如快手抖音等浏览量大、公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特点,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项目展示。借鉴省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对采集到的非遗资料细致整理加工,推进建立数字化非遗博物馆,吸引各界参观;采取社企合作、校企合作形式,实施非遗文化进校园、成立兴趣社团等措施,将非遗项目、内容和非遗保护重要性展现给年轻群体,并挖掘培养新生力量,补充非遗事业新鲜血液。4 非遗保护与文旅结合的探索实践除了数字化,当前非遗保护还有一种颇为新颖方式就是文旅结合。非遗作为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形态,反映着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内容,具有明显地域人文差异。非遗项目若想扩大影响,非遗保护若想持续发展,与所在地区的旅游业相结合不失为一条双赢的举措。现在人们外出旅行已由初级的山水游览、环境感受,上升到需要获得不同民风民俗的体验,因此,能体现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要素已成为新时期旅游业的新诉求;非遗项目作为亟待延续的古老艺术形式,需要有所展示、有所延续,两者刚好契合,文旅结合便应运而生。将非遗内容融入其中,形成特色旅游项目,非遗项目的展示能激发本地区对乡土文化的重视,而通过旅行使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产生更多的传播机会和渠道,在为地方旅游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的同时,扩大了非遗项目知名度、影响力,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进而保护以至弘扬了非遗项目。非遗保护工作正该以此为契机,因势利导主动作为,结合当地实际对非遗项目进行整体性保护。挖掘非遗资源积极建立保护基地以及非遗展览馆、展示区,结合旅游开发鼓励扶持一批非遗项目传习人员,定期开展相应活动,面向市场吸引游客,拉动消费增加收入,构建起非遗传承生存发展空间,形成非遗自身“造血功能”,提升非遗传承的续航能力。基于此,各地相继制定若干促进文旅结合发展方案,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青海省旅游条例》等,明确文化及旅游发展规划,对于经济效益不明显但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非遗给予政策性支持。2019年召开的青海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上,当地6家省级“青绣”就业工坊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运作,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帮助农户学习掌握传统技艺,开放制作非遗衍生产品纪念品,为保护传承弘扬地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引领作用。青海省政府还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共同签署《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部帮扶建设的79个项目,“青海100”特色文化旅游体验点和民族手工艺品扶贫基地创建,平安驿袁家村、西宁城市文化会客厅、聪宏诺桑文化体验空间等一批文旅产业新业态相继落成。依托青海文化旅游节、西北旅游营销大会、青洽会、藏毯展、环湖赛等平台,开展“大美青海”系列文化旅游宣传活动,青海省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每年举办各类活动推介本地文化,先后在韩国、蒙古、日本举办的“青海文化周”展现青海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以“青绣”为代表包括皮绣、土族盘绣和河湟刺绣等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湟中农民画、格萨尔说唱、黄南藏戏等极具地方特色非遗项目纷纷亮相,展示了高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效扩大青海文化宣传辐射范围,带动非遗事业稳步发展。5 结束语非遗保护工作依靠政府牵头各界联动,做到细致耐心创新思维,牢牢掌握现代科技,采取多层次、多领域灵活方式,切实提高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整体效果。具体而言,推进数字化保护和文旅结合发展“两条腿走路”方法,是振兴非遗的有效途径,这需要科学的规划部署,需要专业的团队实施,如此,必将为非遗的生存延续以至弘扬壮大构建出更多更好的发展平台。青海省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各项运行机制还需要完善配套,并且结合本地实际,推行适应不同区域、类别保护策略。应坚持开办各级各类研习培训班,总结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授课计划,采取教师授课与传承人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省外考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优势互补,丰富教学内容;提倡因人因事施教,重视培养学员传播技能,强化非遗传承群体基础。这几年青海省在非遗保护方面虽然发展势头尚可,但在非遗保护数字化和文旅结合发展方面还有很多文章要做;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在保持既有举措的同时,把握机遇,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和新农村建设方略,下大力气推进形成非遗保护产业化、规模化;诸如专业队伍建设、专业人员培养、专项资金扶持以及建立非遗保护长效机制等方面,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发展动力以提升青海省非遗保护水平。总之,今后青海省的非遗保护工作任务仍然比较繁复艰巨,这项事业的发展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参考文献][1]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我省已实施26个青海文化记忆工程项目[EB/OL].http://www.qh.gov.cn/zwgk/system/2019/11/19/010345807.shtml,2019-11-19.[2] 罗方雅.技术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J].四川戏剧,2015,(2):125~128.[3] 孙丽萍.文旅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入新阶段[J].现代交际,2019,(22):59~60.[4] 李欣.文旅融合绽放绚丽火花[EB/OL].https://baijiahao. baidu. com/s?id= 16558 6331 6163 1232 2 8&wfr = spider & for = pc.青海日报,2020-01-16.[5] 李继晓,艾雰,张国霞,等.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7):7~9,11.


文章来源:青海统计 网址: http://qht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3439.shtml


上一篇: 西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 汽车工业论文_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与居民消费水平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青海统计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