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统计》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西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青海统计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2
 

一、背景与现状 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做法始于2001年,共建双方为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2013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现场会,在总结并肯定“复旦模式”的基础上,要求“每个省(区、市)党委宣传部门都应和高等学校重点共建一个新闻学院”[1]。2018年10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将“推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新发展”上升为新闻教育领域7项“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之一。 根据笔者统计,截至2020年初,西部12省(区、市)已建成部校共建新闻学院39家。2014年12月8日,根据《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青海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和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成立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及院务委员会的通知》,决定成立由青海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青海师范大学共建的新闻学院。2015年3月18日,青海省委宣传部与青海师范大学正式签订共建新闻学院协议,同年7月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下文称新闻学院)正式挂牌,成为全省唯一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 在上述工作中,青海基本沿用了“复旦模式”中院务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成立了由省委宣传部部长担任主任,省教育厅及青海师范大学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青海省各市、州媒体及青海师范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院务委员会,由宣传部、教育厅和高校共同领导,高校负责招生、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5年多来,至少取得以下进展: 首先,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教育中的导向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宣传思想工作、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高瞻远瞩的部署。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等党内新闻法规先后印发,党对新闻舆论及宣传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每当重要讲话发表或重要部署出台,省委宣传部都以派员或委托等方式,在新闻学院全体师生中及时传达。同时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新闻学院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领域的研究。 其次,实习基地建设加速推进,政产教研一体格局初步形成。2015年以来,借助省委宣传部“牵线搭桥”,新闻学院先后与青海广播电视台、新华网青海频道等10余家媒体签订协议,建设实习基地,先后输送实习生300余人次,基本实现了大四学生实习全覆盖,并且已有多名毕业生进入省级媒体工作。 最后,品牌活动逐渐成形,办学特色初步显现。2015年以来,新闻学院每年举办或参加“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社会实践“大篷车”和毕业生文艺会演等活动。以2018年“大篷车”活动为例,采访活动历时半个月,行程超过3000公里,先后途经青海省45个区县中的22个,采写的稿件被青海新闻网、人民网青海频道等刊发。 2017年8月,青海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加快全媒型后备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上述要求,新闻学院于201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增设网络与新媒体方向,2018年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并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大幅压缩理论类课程,邀请业界人士为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问题及成因 不容回避的是,作为新生事物,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模式目前依旧处于探索之中,特别是在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推进该项工作,仍须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是领导体制尚待细化,主体有待明确。目前,在青海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中,共建协议由省委宣传部与青海师范大学共同签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在协议中并未明确约定,导致其角色模糊不清,一旦涉及相关问题可能难以协调。 其次是部校共建主体联动机制尚待建立。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实习、就业和学校与媒体之间人员互聘,然而目前上述问题均缺乏有效制度和经费保障。从操作层面而言,学生实习涉及媒体或新闻机构,但上述机构大多隶属于文体广电部门或企业,而非直接隶属省委宣传部,加之实习、就业工作本身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在没有制度、经费作为保障的情况下,媒体和其他新闻机构对此大多缺乏主动性,学院联系相关事宜只能靠宣传部“打招呼”。由于没有相应的“机动编制”或其他制度,导致挂职人员入职后工作“双肩挑”,即在从事挂职单位工作的同时还要继续承担原单位工作,限制了人员的积极性。 再次是部校共建工作结合省情不够,未能有效回应社会需求。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境内居住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一半。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提升,青海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地位得到凸显。同时,青海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事实,导致新闻后备人才流失严重,省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更使有限的新闻人才集中于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青南地区特别是黄南、果洛、玉树等地通晓藏汉双语的媒体人才缺口较大[2]。 反观青海当下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并未对上述省情作出必要回应,目前该项工作中基本未涉及服务基层特别是青南牧区问题,在课程设置上除青海地方新闻史外,并无民族语新闻采写、编辑相关内容,更无青南地区人才定向培训项目。上述缺失,可能导致青海新闻后备人才难以真正深入基层,难以缓解基层新闻人才短板。 三、对策及展望 参照近年来中宣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不难看出,目前青海省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框架已基本形成,但体制、机制瓶颈尚待突破。目前全国120余家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中,明确由中央媒体参与建设的有15家,其余均为省级及以下党委宣传部与学校、学院共建,媒体并非协议主体,其负责人仅仅作为一般成员被纳入院务委员会[3]。青海省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采取的也是上述模式,其最大问题是媒体地位未能得到凸显,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导致开门办学的格局无法实现。 破解上述困境,笔者认为应当考虑在顶层设计上作出修订,明确“部校媒共建”的提法,将媒体列为共建工作的协议主体之一,确定权责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即使依旧沿用“部校共建”的提法,也应当通过补充协议等方式,明确媒体的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实现《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共建新闻学院工作联络员制度”的要求。 近年来在教育学界,以倡导共同学习为特点的“学习共同体”理论盛行一时。在共同学习过程中,不同个体学习能力的边界得到拓展,由此提升以思考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为特点的“新学力”[4]。然而据笔者观察,目前多数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依旧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校内教学与校外培训“两张皮”。教学内容上,依旧倾向于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非积极回应业界热点问题,导致“闭门办学”现象普遍存在。 笔者认为,破解上述问题,应当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大胆创新,引入“项目制”组织模式,打通面向在校学生的日常课程和面向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构建由教师、学生和在职人员在内的学习小组。据笔者观察,目前青海地方特别是州县党委宣传部和媒体工作人员大多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理论知识“充电”需求较为普遍,其加入可以有效提升学习小组的实践导向,从而让“学习共同体”中每个个体更好地接触前沿、接触一线、接触实践。 此外,尽管目前青海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协议主体是高校和省委宣传部,但青海特殊的省情要求必须将新闻舆论工作力量下沉到基层,加快补齐广大牧区新闻人才短板。在基层公务员、事业单位扩编难度较大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未来可以参照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操作模式,安排学生在州、县两级宣传部和媒体“顶岗实习”,从而在提升实践能力同时弥补基层新闻人才短板,真正做到“开门办学”,发挥高校的社会效益。 四、结语 作为新时期优化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在西部地区推进过程中,势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要破解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当尊重教育规律,全面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样态;另一方面应当坚持“开门办学”的理念,将新闻传播领域最新发展引入一线教学,同时紧密贴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真正调动多元办学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下好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这一盘“活棋”。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中宣发〔2013〕34号)[Z].2013-12-12. [2]纪小春.青海藏语文传媒的现状及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2):46-50. [3]马星宇,周宗龙.扩张与深化:部校共建的现状与趋势[J].青年记者,2019(11):111-112. [4]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与日本佐藤学教授的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6. 一、背景与现状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做法始于2001年,共建双方为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2013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现场会,在总结并肯定“复旦模式”的基础上,要求“每个省(区、市)党委宣传部门都应和高等学校重点共建一个新闻学院”[1]。2018年10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将“推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新发展”上升为新闻教育领域7项“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之一。根据笔者统计,截至2020年初,西部12省(区、市)已建成部校共建新闻学院39家。2014年12月8日,根据《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青海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和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成立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及院务委员会的通知》,决定成立由青海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青海师范大学共建的新闻学院。2015年3月18日,青海省委宣传部与青海师范大学正式签订共建新闻学院协议,同年7月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下文称新闻学院)正式挂牌,成为全省唯一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在上述工作中,青海基本沿用了“复旦模式”中院务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成立了由省委宣传部部长担任主任,省教育厅及青海师范大学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青海省各市、州媒体及青海师范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院务委员会,由宣传部、教育厅和高校共同领导,高校负责招生、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5年多来,至少取得以下进展:首先,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教育中的导向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宣传思想工作、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高瞻远瞩的部署。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等党内新闻法规先后印发,党对新闻舆论及宣传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每当重要讲话发表或重要部署出台,省委宣传部都以派员或委托等方式,在新闻学院全体师生中及时传达。同时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新闻学院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领域的研究。其次,实习基地建设加速推进,政产教研一体格局初步形成。2015年以来,借助省委宣传部“牵线搭桥”,新闻学院先后与青海广播电视台、新华网青海频道等10余家媒体签订协议,建设实习基地,先后输送实习生300余人次,基本实现了大四学生实习全覆盖,并且已有多名毕业生进入省级媒体工作。最后,品牌活动逐渐成形,办学特色初步显现。2015年以来,新闻学院每年举办或参加“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社会实践“大篷车”和毕业生文艺会演等活动。以2018年“大篷车”活动为例,采访活动历时半个月,行程超过3000公里,先后途经青海省45个区县中的22个,采写的稿件被青海新闻网、人民网青海频道等刊发。2017年8月,青海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加快全媒型后备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上述要求,新闻学院于201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增设网络与新媒体方向,2018年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并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大幅压缩理论类课程,邀请业界人士为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二、问题及成因不容回避的是,作为新生事物,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模式目前依旧处于探索之中,特别是在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推进该项工作,仍须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首先是领导体制尚待细化,主体有待明确。目前,在青海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中,共建协议由省委宣传部与青海师范大学共同签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在协议中并未明确约定,导致其角色模糊不清,一旦涉及相关问题可能难以协调。其次是部校共建主体联动机制尚待建立。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实习、就业和学校与媒体之间人员互聘,然而目前上述问题均缺乏有效制度和经费保障。从操作层面而言,学生实习涉及媒体或新闻机构,但上述机构大多隶属于文体广电部门或企业,而非直接隶属省委宣传部,加之实习、就业工作本身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在没有制度、经费作为保障的情况下,媒体和其他新闻机构对此大多缺乏主动性,学院联系相关事宜只能靠宣传部“打招呼”。由于没有相应的“机动编制”或其他制度,导致挂职人员入职后工作“双肩挑”,即在从事挂职单位工作的同时还要继续承担原单位工作,限制了人员的积极性。再次是部校共建工作结合省情不够,未能有效回应社会需求。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境内居住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一半。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提升,青海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地位得到凸显。同时,青海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事实,导致新闻后备人才流失严重,省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更使有限的新闻人才集中于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青南地区特别是黄南、果洛、玉树等地通晓藏汉双语的媒体人才缺口较大[2]。反观青海当下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并未对上述省情作出必要回应,目前该项工作中基本未涉及服务基层特别是青南牧区问题,在课程设置上除青海地方新闻史外,并无民族语新闻采写、编辑相关内容,更无青南地区人才定向培训项目。上述缺失,可能导致青海新闻后备人才难以真正深入基层,难以缓解基层新闻人才短板。三、对策及展望参照近年来中宣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不难看出,目前青海省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框架已基本形成,但体制、机制瓶颈尚待突破。目前全国120余家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中,明确由中央媒体参与建设的有15家,其余均为省级及以下党委宣传部与学校、学院共建,媒体并非协议主体,其负责人仅仅作为一般成员被纳入院务委员会[3]。青海省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采取的也是上述模式,其最大问题是媒体地位未能得到凸显,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导致开门办学的格局无法实现。破解上述困境,笔者认为应当考虑在顶层设计上作出修订,明确“部校媒共建”的提法,将媒体列为共建工作的协议主体之一,确定权责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即使依旧沿用“部校共建”的提法,也应当通过补充协议等方式,明确媒体的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实现《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共建新闻学院工作联络员制度”的要求。近年来在教育学界,以倡导共同学习为特点的“学习共同体”理论盛行一时。在共同学习过程中,不同个体学习能力的边界得到拓展,由此提升以思考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为特点的“新学力”[4]。然而据笔者观察,目前多数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依旧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校内教学与校外培训“两张皮”。教学内容上,依旧倾向于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非积极回应业界热点问题,导致“闭门办学”现象普遍存在。笔者认为,破解上述问题,应当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大胆创新,引入“项目制”组织模式,打通面向在校学生的日常课程和面向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构建由教师、学生和在职人员在内的学习小组。据笔者观察,目前青海地方特别是州县党委宣传部和媒体工作人员大多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理论知识“充电”需求较为普遍,其加入可以有效提升学习小组的实践导向,从而让“学习共同体”中每个个体更好地接触前沿、接触一线、接触实践。此外,尽管目前青海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协议主体是高校和省委宣传部,但青海特殊的省情要求必须将新闻舆论工作力量下沉到基层,加快补齐广大牧区新闻人才短板。在基层公务员、事业单位扩编难度较大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未来可以参照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操作模式,安排学生在州、县两级宣传部和媒体“顶岗实习”,从而在提升实践能力同时弥补基层新闻人才短板,真正做到“开门办学”,发挥高校的社会效益。四、结语作为新时期优化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在西部地区推进过程中,势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要破解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当尊重教育规律,全面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样态;另一方面应当坚持“开门办学”的理念,将新闻传播领域最新发展引入一线教学,同时紧密贴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真正调动多元办学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下好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这一盘“活棋”。参考文献:[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中宣发〔2013〕34号)[Z].2013-12-12.[2]纪小春.青海藏语文传媒的现状及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2):46-50.[3]马星宇,周宗龙.扩张与深化:部校共建的现状与趋势[J].青年记者,2019(11):111-112.[4]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与日本佐藤学教授的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6.


文章来源:青海统计 网址: http://qht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3438.shtml


上一篇: 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下一篇: 汽车工业论文_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与居民消费水平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青海统计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